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台灣一哥 馮俊凱


頂著環台賽登山王、亞錦賽金牌的光環,18歲躍上奧運殿堂、打破紀錄成為亞洲第一人穿上美國超級週黃衫,被外界喻為「台灣一哥」的馮俊凱,23歲的他是前勁車隊的主將。

說話語調有些靦腆小聲,兩條粗壯的大腿不協調地裝上精瘦的身軀,身上烙印著數不清的傷痕,那是單車賽事中閃不掉的「紀念品」。

馮俊凱在國中練車一年後,便橫掃台灣南北賽事;有他出現,其他好手只可爭第二,但他並不喜歡「台灣一哥」這個徒負虛名的封號,他一心一意的朝著職業車手之路前進,夢想著到歐洲替主將效勞拿水壺;在台灣,無論是誰登上國際舞台,成為職業車手,即使是最卑微的水壺工,那都是名符其實的台灣一哥。

馮俊凱兩腿粗壯的大腿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
 馮俊凱兩腿粗壯的大腿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



馮俊凱的競賽風格鮮明,在集團中敢鬥猛攻、在賽程中單飛爆冷,他習慣將公路賽騎成個人計時賽,總是先發制人、出奇制勝。

馮俊凱
Profile
所屬車隊
前勁車隊
生日
1988/11/2
身高/體重
170/69 (波動於 67至 70公斤)
血型
O
出生地
苗栗市
學歷
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運動學系
興趣
研究機動車輛
未接觸單車前的運動
偏好的騎乘地形
丘陵、短爬坡(10公里內)
最得意的事
2011世大運 4公里個人計時賽第 4名(打破全國紀錄)
戰駒簡介
AXMAN R15 with SHIMANO Dura-Ace 7970

愛吃甜食的胖小子

具有泰雅族血統的馮俊凱,家族成員的體型都偏向矮壯粗勇,兩個弟弟是跆拳道好手,家中除了馮俊凱騎車外,就屬他父親了。

從事穴道按摩的父親喜歡單車慢騎,但馮俊凱自幼嗜吃甜食,國小時身高 150多公分就重達 65公斤,馮爸爸看不慣孩子日益臃腫的身材,於是在假日時,拉孩子出去騎車。



胖子向來在運動上找不到成就感,在學校體育課,重量級體型的馮俊凱總是跑在最後,體能極差,從沒想過成為運動員。

適逢苗栗國中創立體育班,歡迎有興趣從事運動的小朋友,體能不必特好都能加入,當時也成立單車專項,馮俊凱就抱著騎車好玩、運動減肥的初衷,開啟了他的單車人生。

單車讓他學到「永不放棄」
原以為騎車是到山中遊走的歡樂時光,誰知他的啟蒙教練高正燕是位鐵血教頭,用高中生的訓練量來操練他們這匹新進學員,他回憶道:「那時候我哭著想放棄,但家人反倒是鼓勵著要我堅持,再試一下別輕言放棄。」

跟馮俊凱同期的選手共有六人,他們練車的方式採用集體出發,途中各自彈射,完成訓練課表即可先行折返,「我們為了搶快回家,將每次的練習都搞得像比賽似的。」他強調當時只有苦練,沒有甚麼戰術、合作可言,受用無窮的就是單飛回家。

前勁車隊
 前勁車隊



還沒練滿一年,馮俊凱就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拿下第六名,國二,全中運金牌,從那時開始他橫掃台灣車賽,如果他沒拿第一,那八成是摔車或是身體不適。

駿馬奔騰突飛猛進

「死勁猛踩自爆式的突圍,如果沒被追上就能騎得像英雄,贏得觀眾如雷的掌聲。」回顧馮俊凱的致勝方程式,都是在途中將「集團」海放,孤獨而榮耀的衝回終點,他從國二開始就是這麼贏的。

「因為我的衝刺輸別人,跟著集團衝終點一定輸,雖然單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單飛則是甚麼都沒有。」

最誇張的一次單飛是在 2006年的環花東大賽,他在開賽後不久海放主集團,在 130公里的賽事獨走了 110公里,拿下總冠軍;自此,有許多謠傳他天賦異稟、擁有巨人級的心臟,將他的勝利歸功於他的運動天份。

「我當初只是想騎車減肥,家族中也沒有優良的運動血統。」馮俊凱一再強調他是苦練出來的。



「每次的單飛都是在試探體能的極限,而身體潛能好似源源不絕,愈開發愈感受到人體的無限可能。如果選擇了另外一條輕鬆跟著別人屁股的路,那肯定不會大起大落,但保證是隨波逐流。」

騎出自我風格吃苦當吃補

馮俊凱不僅贏得精彩,連呼吸聲也獨樹一格,在國中時的訓練,他為了跟上學長踩訓練台的高速,他得埋頭死命的轉動踏板,肌肉為了得到足夠的氧氣,他的呼吸聲大的像蒸汽火車頭,喘息聲猶如瀕死般透不過氣,「我如果沒有這樣大口吸氣根本喘不過來,但是學長們都會取笑我,連呼吸都會被笑。」

進行滾筒訓練台強度訓練,馮俊凱到中後段累到意識不清,下一刻才赫然發現自己連人帶車衝出了訓練台,直直的撞破玻璃門,這就是他吃苦當吃補的個性,將忍耐培養成一種習慣。

當然更別說進行間歇訓練時,練到吐只是家常便飯,他補充,並不是要強調過去的嚴苛訓練,這些都是體育人必經的路程,你得成全自己;但他也想澄清:別再將他神話了,他只是歷經苦練的血肉之軀。

2007亞洲青年錦標賽馮俊凱(中)奪得金牌 ©馮俊凱
 2007亞洲青年錦標賽馮俊凱(中)奪得金牌 ©馮俊凱



鬼門關前走了好幾遭

馮俊凱忍耐成習慣的特質,將疼痛當成朋友,形成小病不醫、大病重擊的惡性循環,著實讓他吃足了苦頭。

2011年初,他不管感冒發燒,帶病出征繼續比賽,身體卻是愈騎愈虛,直至在泰國比賽期間引發急性肺炎,在身體失去意識的情況下多次被抬進醫院,整整在醫院躺了八天,那回他真以為要不行了。

2008年馮俊凱(左)首度征戰環台賽,日本資深選手三浦恭資(右) ©馮俊凱
 2008年馮俊凱(左)首度征戰環台賽,日本資深選手三浦恭資(右) ©馮俊凱



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

身為環台賽登山王的馮俊凱,挑戰標高 3275公尺的公路最高點一武嶺。

他會感到畏懼嗎?「不會,我們平時的訓練量時常大於武嶺,騎武嶺怕的,是不能再刷新紀錄。」時間倒轉10年,他在國中時首次攀爬武嶺,不知天高地厚,短袖、短褲上陣,熱身不足就盲騎猛拼,還沒到霧社就感到腿部沉重,但雙腿還是像活塞一樣不斷的運作,直到雙腿僵硬從單車上摔下來。

「我當下以為身體故障了,雙腿竟然罷工不聽使喚。」那回是他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抽筋,至今唯一一次的武嶺未完賽。

2003年環沖繩,馮俊凱(左)、劉尉傑(中)、簡雯龍(右),
 2003年環沖繩,馮俊凱(左)、劉尉傑(中)、簡雯龍(右),



幾年後重返武嶺之巔,這次他準備好了,毫無懸念的拿下冠軍;神奇的是,自從第一次抽筋後,馮俊凱反而不再怕抽筋了,這種讓雙腿僵硬的不舒服其實只是另一階段的瓶頸,身體發出訊號告訴你:「該停了。」

如果這時候就收手,那就永遠卡關,不能突破瓶頸;身為運動員就是得藉由心理不斷催眠生理,繼續拼,你辦得到,再撐一下子抽筋感就消退,跨越障礙後竟是海闊天空。

每天坐在狹長的坐墊上度過五個小時的馮俊凱,為了重要賽事,常常得提前移地訓練,將每段可以攻擊的路線熟記於腦海,確認該段路線要用幾分幾秒,因為練得多,所以才能瞭解身體,透過一踩一踏來跟自己對話,保持清晰的頭腦,才能精準配速。

2009年香港東亞運,江立堯(左1)、李偉誠(左2)、賴冠華(中)、劉書銘(右2)、馮俊凱(右1) ©馮俊凱
 2009年香港東亞運,江立堯(左1)、李偉誠(左2)、賴冠華(中)、劉書銘(右2)、馮俊凱(右1) ©馮俊凱



身體歸零重新開始

能在台灣囊括大小賽事,馮俊凱一針見血的說,那是因為當前的競技水準還有待提升;他的體能好壞,看國際賽成績最明顯。

「運動員每天都要重新開始,昨日累積的訓練無法轉化力量,只會變成經驗,保持巔峰就像在過年,一年只能過一回。」

他表示,有時候練得辛苦卻沒成果,膝蓋卻無預警疼痛,全身酸痛肌肉集體罷工,對運動員而言,根本不可能在全年賽事中都保持巔峰狀態。

馮俊凱比業餘車手多的,是他知道自己可以達到怎樣的境界,這境界很容易再重覆找回,但在運動裡,卻從沒有巔峰這兩字,更不可能有永遠的巔峰。



2006年,他在國際賽初試啼聲,首度馳騁於亞洲青年錦標賽就奪得金牌,2007年再拿下亞洲錦標賽金牌,此時他已在亞洲車壇發光發熱,順利取得 2008北京奧運的門票。他以 18歲之姿參加領先計分賽40公里,是奧運場上該項目最年輕的新秀,也是場上少數的亞洲面孔。

台灣一哥 馮俊凱:不當一哥,請成全我到歐洲當水壺工


台灣一哥馮俊凱要跟人高馬大的歐美車手廝殺拼勁,馮俊凱只能將奧運處女秀當作觀摩學習團,成績差人一截;然而,當年與他同樣馳騁於北京奧運的 17歲美國小將芬尼(Taylor Phinney),如今已躍上歐洲車壇,成為世界頂尖。

眾人不禁感嘆:馮俊凱,你是眾所矚目的亞洲新秀,難道你的運動巔峰僅止於到奧運逛街嗎?聽說很多歐洲車隊都願意跟你簽定合約不是嗎?你真是讓大家失望了!

2011年台灣盃,馮俊凱(中)與環法好手祖魯卡(橘色車衣)
 2011年台灣盃,馮俊凱(中)與環法好手祖魯卡(橘色車衣)



「有嗎?真的有歐洲車隊看中我,願意培訓我嗎?」他真的沒親身接觸過,要不就是虎頭蛇尾,答應要寄 e-Mail通知,結果是音訊全無;甚至外界謠傳是他的恩師徐瑞德從中作梗不放人,萬一讓馮俊凱跑掉了,肯定會中傷車隊元氣。

「教練 (徐瑞德) 從來沒有牽絆我,他反而鼓勵我要勇敢突破現有格局,我騎車路上貴人無數,最感謝的就是徐教練;在我高中時期,他是位一絲不苟的嚴師,而現在我們則像是無話不談的益友,教練不僅教我騎車,更教我待人處事、言談舉止。」

今年七月,馮俊凱有兩個到歐洲移地訓練的機會,A計畫:西班牙兩個月移地訓練,可與西班牙電信隊(Euskatel-Euskadi)團練,參加巴斯克當地賽事;B計畫:義大利三週移地訓練。他與蕭世鑫兩人選擇 A計畫,帶著眾人的期許與鼓勵,整裝待發飛向西班牙。

事與願違,這是場投資失敗的移地訓練,馮俊凱與蕭世鑫兩人最終只待了三週就提前返台,外界批評兩人不夠積極主動,竟放棄至歐洲訓練的大好機會,辜負各界的一片痴心。

兩位在台灣名列前茅的車手,怎麼會吃不了苦,提前打包收工?關心車壇的有志之士不禁好奇他們在西班牙發生了甚麼事?



馮俊凱回憶起在西班牙的訓練:「很感謝車界先賢的支持與肯定,提供我到西班牙進行兩個月移地訓練的機會,最後我讓大家失望了,只待了三週就返台;原先我們接受到的訊息是到西班牙,與一級車隊訓練、參加當地比賽、深入瞭解車隊運作;然而,可能是行前溝通不良、安排失當,到了那裡,這趟移地訓練卻完全不如預期,極度缺乏學習觀摩、與對方較勁的機會。」

「我們在西班牙的三週,幾乎每天都去訓練中心報到,詢問對方是否有團練或是比賽的訊息,但對方的回答總是模稜兩可、交代不清;在這二十多天裡,我們只爭取到一場比賽,其餘有 95%的時間都是自主訓練,加上當時我在台灣還有未完成的學業,於是就提前返台。」當馮俊凱談起這段歐洲旅程,表情淡定,卻難忍失望之意。

七月份,當時一級車隊征戰於環法賽、洲際車隊的車手則分散於各地,訓練中心只是有屋沒人的空殼,他們到西班牙真的只是「移地訓練」,只是換到一個需要迷路、找路的騎車環境。

阿凱,你曾是亞洲車壇備受矚目的明日之星,保有台灣多項紀錄的敢鬥勇者,你的單車巔峰難道就此畫地自限嗎?你當初騎車的初衷不是放手一搏、單飛獨走嗎?難道你已經失去作夢的能力了?

不,我還是單純的保有騎車的初衷,單純的想衝出去。



目前馮俊凱處於進退兩難的十字路口,他有未完成的學業及兵役,家人也會耳提面命地關心他的職涯規畫,但他還有單車夢,想到歐洲騎車,走向職業化;學業、兵役、家庭,他願意義無反顧,放下台灣的一切,孤獨地到歐洲奮鬥。

「我願意到歐洲當板凳車手、任勞任怨的替主將拿水壺,我真的想見識世界一流的訓練組織,我想跟頑強的對手同場競技,我知道我離世界一流還差一大截,我看他們的功率輸出都感到自嘆不如。」這是被外界封為「台灣一哥」的心聲,一位在賽場上驍勇善戰的車手由衷發出謙卑的聲音。

他現在面臨的問題很實際,需要的也很簡單:一支願意接納他的歐洲車隊,提供足夠在歐洲生活的基本津貼,他就可以不辭辛勞的披上新戰袍,到歐洲接受震撼教育。

徐瑞德教練、家人,沒有人阻撓他,是馮俊凱以守株待兔的心態跨不出第一步,也可以說,他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到歐洲重新學習騎單車的契機。



連續兩屆拿下太魯閣登山賽的台東國小教師范永奕曾說道:「馮俊凱是他最欣賞的敢鬥型車手,是讓我望塵莫及的登山王,他真的太強了。」

馮俊凱如果當職業車手的夢碎,他的單車典範是像如范永奕一般,有份穩定的教職、快樂騎車比賽一輩子,這才是令他稱羨的「台灣一哥」。

未完成的教育學程、還沒報效國家、前途晦暗未明,這些都是阻礙馮俊凱向前進的關卡,但只要外界給他一個到歐洲學習的機會,他可以勇闖獨鬥的飛出海島,再度挑戰自我、邁向人生另一階段的嶄新里程。

阿凱,回顧你過去的亂衝單飛型騎法,時而成功脫逃、時而失敗收攤,你會覺得當初是盲目的亂鬥嗎?「用今天的標準來評論昨日的作為,當然會覺得不夠成熟,以往我是靠憨膽單飛來累積經驗,如果我當初是跟著集團不知方向的載浮載沉,那我如何探索出專屬於我的勝利方程式?」

「不單飛,我只是跟著集團衝刺的臨時演員。」今年23歲的馮俊凱說出了超齡的成熟,我相信他準備好了,就在等一個機會。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藍斯-阿姆斯壯


曾7奪環法國自由車大賽總冠軍的美國名將阿姆斯壯,長年受服用禁藥傳聞困擾,甚至引起美國官方關注。但美國檢方昨宣布,放棄調查阿姆斯壯,讓車王鬆口氣,他說:「我很滿意和開心知道美國檢察署終止調查,這是個正確決定,我也一直如此期盼。」
美國檢方2年前開始調查阿姆斯壯和他車隊隊友服用禁藥傳聞,但重點是他們服用禁藥,導致比賽不公,屬詐欺行為。這次終止調查,也代表放棄起訴阿姆斯壯可能罪行。不過檢方在放棄調查聲明書中,並未提及這代表阿姆斯壯沒服用禁藥。

反禁藥協會繼續查

檢察官拜若特(A.Birotte)聲明稿表示:「我們將結束針對阿姆斯壯和其車隊涉嫌違反聯邦法律指控的調查。鑒於全球各媒體關於調查的諸多報導,美國檢方有必要宣布結束調查。」外媒認為,原本該保密的調查程序曝光,才是終止調查主因。
美國反禁藥協會(U.S. Anti-Doping Agancy)也不願替阿姆斯壯背書,協會執行長泰加(T.Tygart)說:「我們的職責是捍衛運動的純淨性,不像檢方是執行刑事法令,因此我們還是會繼續追查下去。」
不過美聯社評論並不看好美國反禁藥協會的堅持,而是認為,檢方放棄已經代表阿姆斯壯過關。專欄以「不管怎麼樣,阿姆斯壯總是贏」為題,寫道:「蘭斯.阿姆斯壯再次打敗他們。過去一直是這樣,未來也會是。」

阿姆斯壯 Lance Armstrong

國籍:美國
年齡:40歲(1971年9月18日)
身高:177公分
體重:71公斤(比賽期間)
車隊:勇敢活(Livestrong)車隊
職業生涯:1992年迄今
車手類型:全能
主要榮譽:
7座環法國自由車賽(Tour de France)總冠軍(22個賽段冠軍),環法賽因此被車迷稱為「蘭斯賽」(Tour de Lance)。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台灣第一場-城市下坡賽


  
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這樣的比賽,雖然在國外已經舉辦過很多次這樣的賽事,但是在亞洲地區,金瓜石的賽事應該是繼2010年於日本京都的神社RED BULL HOLY RIDE之後,亞洲地區的第二場城市下坡賽。


不過,城市下坡賽是什麼樣的比賽呢?先來看看一些國外比賽的片段吧



Downhill bike race in Brazil slum

而依據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所公佈的參賽名單,這次已經完成報名手續的參賽者已經高達140名,看來當天熱血氣氛滿點肯定不用多說,即使沒有參賽,也應該到現場一起體驗一下MTB比賽的熱鬧氣氛,還可以順便一遊頗有特色的黃金山城哩。

比賽路線如下,全長約1公里:
(1)五坑出坑口
(2)輕便車道
(3)櫻花步道
(4)步道底左轉煉金樓方向
(5)煉金樓
(6)斜坡索道階梯
(7)四連棟前紅磚道
(8)三毛菊次郎宅旁階梯
(9)時雨中學旁階梯
(10)五號路
(11)五號寮廣場

進入園區第一個看到的會是遊客中心,在這邊可以先拿一張金瓜石的導覽地圖,方便觀賽的時候參考。遊客中心的隔壁,就是「(7)四連棟日式宿舍」。宿舍前方的紅磚道,就是賽道的其中一段。這裡的紅磚道如果遇上下雨,對MTB的輪胎將會是嚴酷的考驗,萬一1/8當天下雨的話(金瓜石蠻容易下雨的),肯定有很多精彩鏡頭在這裡出現。

遊客中心旁邊有指路標,指路標後方就是「(7)四連棟日式宿舍」,指路標所指的則是往賽道後方的五號路方向,我們先從這裡往上到出發點附近,待會兒再回來看往下的步道



四連棟日式宿舍

(7)四連棟前方的紅磚道,下雨的時候,地面應該會比照片裡的更濕
經過四連棟前方的紅磚道之後,請注意向右方看,會看到一條長上坡樓梯
這也是賽道的一部份,是經過煉金樓之後右轉下來的(6)斜坡索道階梯
從斜坡索道階梯這裡,可以順著上去,然後左轉「(5)煉金樓」,就可以接到「(4)櫻花步道底左轉煉金樓」的轉角位置。或者也可以繼續直行,經過商店街、派出所、環境館、太子賓館之後,一樣會接到「(4)櫻花步道底」。



「(4)櫻花步道底」,賽道在這裡左轉90度往「(5)煉金樓」

接著我們可以順著「(3)櫻花步道」拾級而上,就可以抵達「(2)輕便車道」
櫻花步道中央設有分隔扶手,猜想較寬的一側會留給賽道使用,較窄的一側,當天應該會擠滿觀眾。



從「(3)櫻花步道」上來,就會看到鋪著枕木的「(2)輕便車道」,以及更上方的樓梯「(1)五坑出坑口」

又有一說,起點可能會從「(1)五坑出口」階梯盡頭的黃金神社(金瓜石神社)開始
那就是這個樓梯的最上面了

如果順著輕便車道的軌道往左方走,就會來到大會當天的活動廣場及主舞台
就設在黃金館前方廣場上


園區上半段的賽道大概就這樣,接下去我們回到四連棟旁邊,看看往下的賽道後半段。我們回到四連棟的地方,順著步道往下走,會先看到右手邊的日式建築,這一棟就是「(8)三毛菊次郎宅」,再繼續往下,經過「(9)時雨中學」,步道的盡頭是一個很大角度的右轉(超過90度以上),這個右轉想必會是影響成績的關鍵位置,如果騎得順,少個1秒都不為過。



經過「(8)三毛菊次郎宅」之後,就是這段長樓梯下坡

接著從「(9)時雨中學」旁邊穿過

步道盡頭是個大右彎
過了大右彎,會遇到柏油路,穿過柏油路之後,繼續往對面的下坡階梯,這條就是「(10)五號路」
過了五號路這段樓梯,接下去就是柏油路面居多的路段,因此從這理開始,選手們應該會卯足全力往下衝,一直到最後的終點「(11)五號寮廣場」。五號竂廣場這邊可能會因為賽事而特別搭建人工的關卡,據說是必須騰躍飛過八米寬柏油路面的跳台,屆時精彩可期,可不要錯過了。


這兩天開始,賽道維護的人員就會開始進駐金瓜石,部份重點位置會加上一些人工設施(例如跳台、接坡等等的)。所以到比賽那天,整個賽道氣氛應該會更濃厚哦。


城市下坡賽


謝謝觀賞 ^^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自行車項目競賽規則介紹-公路賽


  公路比賽
  公路個人計時賽運動員按照規定的間隔時間單獨出發,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成績優劣排名。該項目在奧運會的比賽距離:男子40~50公里、女子20~30公里。運動員在出發前15分鐘到檢錄處報到,並檢查比賽裝備。由同一名裁判員扶車。比賽中,運動員之間不能相互配合領騎。在超越與被超越過程中,運動員不得進入對手左右2米,前後25米的空間。隨隊車輛也必須服從有關行車規定。如果運動員的車輛出現故障,可自行處理故障或由跟隨的器材車進行處理。
    公路個人賽比賽通常選擇路面有起伏和斜坡等各種地形變化的公路上進行。比賽時,運動員在起點線前集體出發,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順序進行排名。比賽距離通常為:男子220~250公里、女子100~140公里。運動員必須于賽前15分鐘在集合地點進行簽到。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之間可以相互配合,進行一些幫助,如轉借或者交換食物、飲料、工具和配件。但是,運動員之間禁止互相推行。如發生,取消比賽資格。比賽中行進的隊車要遵守裁判員的指揮,只有得到裁判長的批準後,才能超越運動員隊伍。
    運動員的賽車在比賽中如出現故障,可以從本隊的器材車、公共器材車上或收容車上獲得幫助。奧運會期間,修理或更換車輪或賽車等,也可在固定修車點上進行。補給區有明顯的開始和結束標志,只能由本隊工作人員徒步完成。在賽程的前50公里和進入最後20公里後,不得進行補給。奧運會上,補給的時間和地點由國際自盟根據賽道情況和氣候條件來確定。
    登山車比賽登山車越野賽是運動員在規定的山路賽道上進行集體出發,根據賽道的難度由裁判團來決定運動員所完成一定時間的騎行里程,最終以運動員到達終點的先後順序決定排名的比賽。根據賽道情況,完成比賽的時間應在如下範圍內(小時、分):最短最長成年男子2.00 2.15成年女子1.45 2.00出發前,裁判員將根據運動員的排名順序,通知運動員進入起點選擇出發位置。比賽由發令員鳴槍開始。
    在整個比賽中,除相同狀態下的同隊運動員可以相互幫助,運動員不得接受賽事規定以外的任何幫助,否則取消比賽資格。裁判團將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補給區和修車點位置。補給只能由本隊工作人員徒步完成,他們和運動員之間不允許有身體接觸。不允許供給者將水瓶、食物直接放置在運動員的車輛上,或放入運動員的衣袋中。未經裁判團的允許,不能向運動員身體潑水,或將水噴灑到運動員所騎車輛的任何部位上。
    小輪車比賽小輪車比賽有計時排位賽、淘汰賽(1/4決賽、半決賽)和決賽3個階段。男子32名運動員通過計時排位賽成績分成4組,每組8名運動員,進行1/4決賽,小組前4名晉級半決賽,半決賽分2組,每組8名運動員,小組前4名晉級決賽,決賽共8名運動員。女子16名運動員通過計時排位賽成績分成2組,每組8名運動員,進行半決賽,小組前4名晉級決賽,決賽共8名運動員。計時排位賽:運動員單發,騎完賽道全程計取時間,比2次,取最好成績。淘汰賽:每組運動員同時出發,以到達終點先後順序排定名次,比3輪,名次之和較小的前4名晉級。決賽:運動員同時出發,以到達終點先後順序排定名次(只比1輪)。
    運動員賽前要進行賽車和服裝檢查,並進入到出發集結區。運動員起跑必須按照發令員和電子出發門的聲控和燈光提示進行出發。在1/4、半決賽和決賽中,運動員可以根據上一輪次比賽所用時間的先後順序依次選擇當前輪次的出發道次。運動員不得有意令自己身體的任一部分或自行車的任一部分與其他運動員的身體或自行車進行接觸,以阻礙對手、超過對方或掩護另一名運動員超過對方為目的。否則,視情節給予違規者警告、降低名次和取消比賽資格等處罰。
                                                                     公路賽

                                                               個人計時賽
                                                          小輪車比賽

謝謝觀賞